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香港信管研究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香港信管研究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时期,***军队装备有哪些轻武器?
要说***军队装备过的轻武器,想要整理出来简直是太难了,因为整个是一个万国造啊!进口的国家主流就包括德、苏、美三个系列,其他的从西方强国进口的各种武器就数不胜数了,比如在《亮剑》中出现的意大利炮是法国制造,途径意大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所以,中国的***那真是来源多元化。
二战是世界性的二战,中国应该讲抗战,本文并不是从二战时期开始整理归纳的,而是1931年之前,1931年到1937年,1937年之后,三个阶段来整理归纳的。
***军队也就是国民革命军,能够称得上国民革命军最早也只能推算到北伐前夕的北伐军,当时的武器就已经是万国造了,然而武器方面却十分落后,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武器禁运。
孙中山先生***取联俄的策略,从苏俄搞到了大批武器,在1923年到1926年,广州国民***累计接受苏联价值约三百万卢布的***,使北伐军一跃成为当时国内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之一。
这些武器包括2.6万支步枪,和90挺机枪,这些***大部分都是苏联的制式***莫辛甘纳***,凭借着苏联的***,黄埔学生军还剿灭了商团叛乱,缴获了他们购买用于叛乱的***。
就这样十万北伐军浩浩荡荡开启对北洋***的讨伐,国民革命军先后打败吴佩孚、孙传芳,控制了汉阳兵工厂这座当时北洋***下***生产最大的兵工厂,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汉阳造武器,再加上收编的北洋军旧部,国民革命军的数量一下子膨胀到百万左右,到张学良改旗易帜,国民***完成形势上的统一,***内部争权夺利又开始了,一直到1931年中原大战结束,老蒋获得了中央***的绝对权力,而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标志抗战正式开始。
在抗战前,中国的轻武器以***为主,缺乏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主要的***就是苏联支援的莫辛甘纳***、国产汉阳造,这些武器一直延续到抗战结束还在使用。
二战时期由于中国并没有完全统一,各路军阀割据混战,更加没有完整的国防军工体系,当时中国使用的武器可以说是万国牌武器。而轻武器包括了***、***、冲锋枪、轻机枪。而主要的系列还可以分为英、德、美、苏四个个大系列。反正其他国家用过的中国基本都用过
德系武器是中国晚清到民国的主要制式装备,主要包括了7.92mm的老套筒/汉阳造、中正式***,以及捷克式轻机枪。7.63毫米的驳壳枪(还被阎锡山的晋军仿造),也有少部分鲁格***,以及使用鲁格弹MP-18冲锋枪,因为枪声有巨大的散热管,被中国人称为花机关。
美系装备: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的有美制春田***,***自动***,***有大名鼎鼎的m1911,汤姆逊冲锋枪(同样也被阎锡山仿制过),而后期就有M3冲锋枪,M1加兰德***、M4卡宾枪
英系的话就是著名的李·恩菲尔德***,机枪有布伦机枪(其他不知道了),因为英国使用的是7.7毫米的***,在中国战场上很难普及到这种***。而冲锋枪有司登冲锋枪。
苏系也包括前期和后期,前期的有莫辛纳甘***,机枪有DP-27***,而后期也有波波沙冲锋枪。口径和美国一样使用的是7.62毫米。
答
***部队装配的轻武器有驳壳枪,迫击炮,捷克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以及中正式***。
驳壳枪在中国二战多,因为它的准确率不高,为此中国人发明平射,深受国人喜欢。
毛瑟军用***(Mauser Military Pistol)又称驳壳枪,盒子炮,欧洲则多称其为毛瑟C96。
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
中正式***仿制毛瑟1924式***,早期称为1924年制***,后更名为中正式***,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指出,二战时期不存在什么***军队。
当时只有国民革命军,军队里面有***嫡系的中央军,也有***的八路军、新四军,还有地方军阀的军队。
在当年,没有***军队一说。
如果说国军是***的部队,那八路军、新四军也是***的?
说得通吗?
就轻武器上,国军的武器非常复杂。
大体是,***有几十种,但主要战斗***为盒子炮,少数为****** 枪牌撸子、马牌撸子。
再说***,种类也有七八种之多,但最好的是中正式***,只是仿造毛瑟M1924***的产物,和98k同一个爸爸,相当精良。
然而,中正式***数量太少,因此国军还大量装备清末研发的老套筒,也就是委员会1888***。虽然是清末的产物,然后这几十年***的进步有限,所以老套筒还是能够对抗日寇的。
对马海战,为什么俄国人输的那么惨?
一个腐朽的封建***在将要倒台之际,国家机器已经锈住,日本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明治维新后国家机器运行效率极高,既可以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又可以在国际舆论方面手到擒来,沙皇俄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劳师远遁,又在日本的舆论战基础上不能进港补给,还拖带着老爷舰一路只能跑到10节的低下航速,在热带马达加斯加附近海域收到的补给居然是皮靴,疾病横行,舰员素质也差的不行,受排挤才会被派出来,还有很多是临时拼凑的***人员,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全民教育,所有舰员至少是小学文化,而沙俄的舰员基本都是文盲,还有一点日本间谍在俄国搞策反,资助苏维埃直接找到了列宁,国内矛盾非常激烈。在第二太平洋舰队离开吴淞口时,舰队放下了所有煤船,已经宣告只能走对马海峡,而这点被日本间谍洞察的一清二楚。从第二太平洋舰队出发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就已经开始加大训练,官兵都已经非常熟练,而第二太平洋舰队则是远航无补济的情况。可以说低航速的俄舰队就是来送人头的,输是必然的。
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中的重要一环,1905年的这场海战之中,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超过三分之二的舰船都被摧毁,遭受了极其重大的创伤失败,可日本仅受创三艘鱼雷艇。
虽然说是对马海战,但实际上这场海战所覆盖的范围,几乎是整个日本西部沿海。
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之后,沙俄士气大衰,而日本则凭借这次的战争成为了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强悍国家,对马海战,也成为了当时改变全球格局的重要战役。
从十七世纪开始,沙俄就开始对东方不断进行拓张,希望寻找到新的出海口,而到十九世纪中期,趁着清朝的衰落,沙俄得到了黑龙江以北与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
可沙俄的野心不仅限于此,仍旧在继续向东边的千岛群岛等地拓张。
另外,沙俄对于清朝东北地区仍虎视眈眈,不断进行渗透,建设中东铁路等攫取大量利益。
因为沙俄在远东的扩张,无形之中就与日本产生了冲突,因为日本也长期觊觎入侵大陆,以完成自己强国之梦,双方在东北亚地区的对立不断加深。
日军在1905年3月攻克沈阳后,俄国在中国东北大势已去。但沙皇仍不甘心失败,把希望寄托在1904年10月出发的波罗的海舰队上。
俄国波罗的海太平洋分遣舰队由29艘作战舰和19艘补助舰组成。舰队横贯三大洋,行程1.8万海里,即将穿过对马海峡,驶向远东的目的地海参威。在对马海峡的3天3夜的航程中,为了不被日军发现,舰队司令下达了严格实行灯火管制的命令。
可是有一艘海上卫生船,船上的人员全是贵族妇女自愿参战而组成的,她们摆起了阔太太、大小姐的架子,不甘夜生活的寂寞,非要“秉烛夜游”一番不可。
日本***巡洋舰“信浓号”在漆黑的海面上发现了灯光,立即尾随前进,至拂晓发现这艘“奥勒尔号”船是俄国的,进一步侦察,完全看清了俄国舰队的阵容,立即密码上报日本海军总部,日本联合舰队倾巢出动,以逸待劳,对马海峡一战,沙俄舰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至此,俄国的败局已定,同时,国内又爆发了革命战争,不得不设法求和,其实日本也打得力尽财竭。
日俄两国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斡旋下,在美国的朴茨茅斯举行和谈。9月5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在和约中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并把攫取的中国南海铁路、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将俄国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运气好,日本作为落后的东方小国战胜了发达的西方庞然大物俄罗斯帝国。日俄的国力不像二战日美两国的差距那么大,但也是十分惊人的。俄罗斯的陆军兵力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海军兵力几乎几乎是三倍,国家预算是日本的十倍,考虑到日本国家预算的一半是军事开支,俄国的经济实力几乎是日本的20倍。在日本人还只能造驱逐舰,战列舰必须向英国人,俄国人所保有的号称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除了***用了法国人的设计以外,都是自己建造的。这是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争,“皇国存亡在此一战”并不是一句激励士气的口号,它是当年已经豁出去了的日本人真实情况。第二舰队参谋长佐藤铁太郎在海军大学校讲课时回答学生提出的“日俄战争的胜因到底是什么?”答曰:“40%是运气”学生又接着发问:“剩下的60%呢?”“还是运气”回答十分干脆。旅顺俄国舰队纪律松弛、士气涣散,尼古拉二世好不容易任命了一个能力出众、忠诚敬业的马卡洛夫司令官,刚上任就触雷身亡,黄海海战那一炮不偏不倚就正好击中太子号战列舰的司令塔。日本海大战当天的薄雾,给人一种距离尚远的错觉。错觉使得东乡在完成敌前大回头以后离俄国舰队的距离比原来预计的近,从而炮击的命中率更为增高,而同样的错觉则使得罗杰斯特温斯基放过了可以开始炮击的时机,如果罗杰斯特温斯基提前那么极为宝贵的五六分钟开炮的话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就很难预料了。确保具体战斗取得全胜的《七段式作战》,堪称现代海军作战方案经典,竟然是满脑子封建迷信,成天神神叨叨的秋山真之拟定的。对马海峡是日本人最希望俄国人走的路,为什么俄国舰队还要自投天罗地网呢?东乡的判断是"他走了那么久的路,再也不想绕路了"。甚至影响了联合舰队司令官人选,选择东乡平八郎的原因——"这家伙运气一向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信管研究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香港信管研究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