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香港学校专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香港学校专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香港工资这么高,连洗碗工都月入过万,为何内地人却不去那打工?
  2. 教材称同性恋属“性变态”,广州女大生学状告出版社,你怎么看?
  3. 在香港出生的知名50后影视演员与歌手你能知道哪几位?
  4. 中国香港公开赛首轮出局后,石川佳纯用中文向中国球迷道歉。你怎么看这件事?

香港工资这么高,连洗碗工都月入过万,为何内地人却不去那打工?

1.香港工资高,但消费也高啊,而且工作也是很辛苦的。一万多一点的工资,是内地的三倍左右,但消费价格也是内地的三倍左右,所以一个月下来,也是没有什么钱剩下来的。

2.香港的房租很高,租一个30多平方的步梯楼的房子,都要一万港币(约8000人民币以上,就算是租劏房(即合租房),租个一房,也要七千港币(约5600人民币)以上,对于这么贵的房租,一万多一点港币的工资收入算得了什么,除去房租,连生活费都不够,简直就是贫困户。

香港学校专访,香港学校专访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内地人去香港打工,也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香港是不允许内地人在那里打工的,除非你有工作签证

4.现在很多香港的年青人反而到内地工作和发展了,在香港工资不高却住房困难,一般的房子面积只有三四十平方米左右,却要住着一家三四口人。另外,现在香港的房价达到二十多万一平方米,对于一二万工资收入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即。所以现在很多香港的年青人通过到内地就学,然后留在内地工作发展,拿着并不低的工资,住着大房子,比香港好多了。

曾看香港电视台记者***访香港的劳动阶层,其中一个是洗碗工。男性,在一个大排档里干洗碗工作。这个男的说:他一天要洗碗12个小时,月入12000。他说虽然辛苦,但凭这12000的工资可以维持到生活(这是二年前的***访),男人说做这些工作的收入对他来说都算oK。

香港学校专访,香港学校专访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2000的收入在大陆来说算是高薪,一般劳动者达不到这水平(大货车司机除外),而每天的12小时工作却只会让我们的劳动者望而却步。虽然广州有酒楼食肆都有10小时工作制,但比起12小时的劳动还是辛苦了些。

这样以人民币和港币计算,香港洗碗工的工资比起内地洗碗工的3.4千人民币工资还是人家优厚了点。

香港的工时长,不是内地人随便可以挨得住,不清楚内地移民去香港的大陆人从事洗碗工的多不多?

香港学校专访,香港学校专访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香港工资高,同样消费高。

二0一三年,我儿子带我老俩口去香港玩,吃碗米粉要48元,在深圳吃碗牛肉面才16元。深圳香蕉才2元一斤,而香港的香蕉还没有深圳的香蕉好看,要12元一斤。其他的物价就不要讲了。尤其是住房。因为在香港比较偏辟,能挡风遮雨的天桥两边拥挤着到香港找事做的菲律宾人。儿子告诉我:这些人吃住就在这里,因为他们租不起高价的房子住。

有句俗语:“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难舍家中的父母、妻儿老小、乡邻乡亲。可能这就是恋家的感觉,故乡的情结吧。

况且,远隔千山万水的香港,即使去了可以挣再多的钱,除去车船费、房租、吃穿生活开支,既舟车劳顿,又麻烦不少。所以,即使在家乡挣得少点,知足常乐吧!

教材同性恋属“性变态”,广州女大生学状告出版社,你怎么看?

首先纠正一下,此“变态”非彼“变态”!

在生活中,“变态”是一个骂人的词。但是,在精神心理学领域,“变态”是一个中性词,是指心理状态从一个“态”变成另外一个“态”。就像生物学上,把蝉的幼虫蜕变成蝉,也叫“变态”一样。

所以,不要认为教科书把同性恋描述为“性变态”,就认为是在侮辱同性恋。

其次,同性恋是否是“性变态”呢?

根据上面的定义,“变态”要有一个“变”的过程。就是说,如果同性恋是天生的,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性取向,那么就不是“变态”。如果,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是一个异性恋受到一定的心理***后,转变而成的,那么同性恋就是一种“性变态”。

尽管,现在国际主流精神心理领域,不再认为同性恋是变态的结果。但是,坚持不同观点的力量依然强大。

同性恋不是“变态”,已经是主流观点,但是不能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学术领域,容忍不同的观点,本身就是学术进步的表现。同性恋能够被正名,即是精神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进步,也有着社会文化运动推动的因素。因为社会文化运动的参与,“同性恋”不是“性心理障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任何怀疑这种观点的人,哪怕是纯粹的科学探讨、学术研究,也会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压。

所以,我认为这位女大学生,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写信给相关的编审部门。而不是以所谓的“法律途径”,来解决一个学术观点之争。

从1990年的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名册中剔除,30年过去了,这个旨在让同性恋群体不必再蒙受医学上污名的决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早已不再认为性倾向是任何形式的疾病。2001年,中国精神学会常委会重新修改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删除,就是指正教材而已,就像有人举报谁工作辞退,不给钱媒体曝光一下来解决问题,这个是来解决教材错误改正的。

教材错了当然受理了13年到18年广州也有一起秋白也歧视教育局教材不经验证主观判断同性恋有病,首先看国内精神障碍的书,最不济简单的百度搜搜看专业普及吗这都不会,像年轻人去百度搜搜的,要求去除同性恋污名化教材,最后改了,因为本来就是性取向,人的性取向本来就是正常的,人有56种性取向,有异性恋,同性恋,***,酷儿,跨性别,间性恋兼性恋等等其他几十种,只是一些老师水平低或者为了完成任务不去验证就写了我国已经2001年已经剔除病例化,年轻人知道错误就去指正很正常啊,这也保证教材质量保证教师***水平提高,走向多元化,平等化,这些纠正的平权运动底层人民需要花4,8年来***才能完成,比富人长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同性恋人群,我是非常支持她这种做法的。回答区域我也看到有提反对意见的,我想送一句话给提反对意见的人:没有经历过他人的苦,就不要轻易劝他人大

你们或者会说,不就是图书上表述错误了!有必要这么认真吗?对于我们同性恋人群,我们还真有必要这么认真。

首先我们是小众群体,本来大众对我们就抱着偏见,好不容易出了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的定论,现在教程又称同性恋是性变态,这一观点势必会被一部分人大做文章,会再一次把我们打入深渊。

为什么我会说没有经历过他人的苦,就不要轻易劝他人大度。同性恋的苦我是深感体会的,我小时候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在我初中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同学,一次他睡着了,我偷偷的去亲了他一下,被其他同学看到了,我是同性恋的身份立马在全镇传开,学校没朋友,村里没玩伴,大家都把我当异类。***如当时同性恋不是病,不是变态能够普及我相信大家对我的看***不一样,我就不会有一个悲伤的少年。

教程的内容涉及到我们整个群体被社会接纳,协商不了我支持状告。同友们,点赞起来,让更多的同友看到。

说句心里话,老穆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还挺纠结与焦虑的……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为何不能够多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呢?

我们为何不能在科技、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文学等领域来一场质疑与大讨论呢?

偏偏在“同性恋”和“性变态”这些问题上去纠结,有何意义?

我想,关于“同性恋”这个话题,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看法,尽管有些地区和国家已经认同了。

这位女大学生认为,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中,同性恋已不被列入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的行列。而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标准早在1993年就已经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等效***用。

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将同性恋列为“性心理障碍”。

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女大学状告了出版社。

至于结果如何,应该很快就会出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通过这件事,老穆忽然想到了一些问题。

在香港出生的知名50后影视演员与歌手你能知道哪几位?

香港***业的发展比中国大陆是早了很多年,在香港***业辉煌巅峰的时候,中国内地的***业都还没有起步。90世纪60年代邵氏电影公司流水线一般裴[_a***_]大批的艺人,这些都为香港***业打下基础,70年代8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其他的***公司,而此时香港经济的发展,也使电影,电视剧,唱片在这个时期发展到巅峰,此时一***的演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惜,到了90年代,随着中国内地***业蓬勃发展,更多人关注的是中国内地演员,很多香港演员已经逐渐被遗忘,下面列举一些香港老演员。

吴镇宇从1987年开始进入TVB,1988年开始正常出道参演电影拍摄,他到目前为止拍摄了七十多部作品,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给大家塑造很多难忘的角色,例如《古惑仔》里面的靓坤 、《无间道》中的倪永孝 、《冲上云霄》的唐亦琛 、《爆裂刑警》中的Mike,无论是反派还是正派的角色,他都能演什么像什么。

林尚义他之前本来是一名足球队员,后来做起足球评述员,他解说足球超过二十年,另外他还在影艺圈发展,不过都不是主演,而是去客串的,所以在很多电视剧或者电影都可以看到他跑龙套的角色,最具代表的是在《鬼马狂想曲》 饰演电视旁述员 ,不过没有镜头,只是声演,还有《廉政行动1998》客串老蔡,《古惑仔》 里面的神父等。

香港***行业现在已经萧条,现在香港演员的道路已经很难发展,很多香港艺人都逐渐进入内地发展,这些年香港拍摄的电视剧也没有多少创新,无论是题材还是演员,都是靠着吃老本,根本无法突破。

在香港出生的知名50后***演员与歌手你能知道哪几位?

柚子盘点一下:

赵雅芝 1954年11月15日

翁美玲 1959年5月7日

米雪 1955年9月2日

魏秋桦 1958年9月21日

狄波拉 1951年10月27日

元彪

1957年7月26日出生于香港九龙中国香港男演员,七小福之一。

元彪与洪金宝、成龙一起在学艺。结交了两位师兄,元彪体形更好,动作更潇洒飘逸。元彪作为香港一线的影星,与成龙不相伯仲

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于香港,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音乐人。

2000年,张国荣凭借热•情演唱会获得《明报周刊》颁发的大奖,领奖时,针对自己的演唱会一度遭受媒体的扭曲和菲薄,他并不是一味地诉苦,而是站在大局上表示 做到高咖位的艺人应该有借自己的力量将本土艺术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意志,同时他犀利地指出港媒的歪曲行为是在限制艺人。哥哥确实是一个立足很高,且很真的人。

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岛,籍贯广东开平,中国香港***演员、摄影家,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香港公开赛首轮出局后,石川佳纯用中文向中国球迷道歉。你怎么看这件事?

友谊和身份没有关系,正是石川佳纯谦逊低调的行事风格,特别是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拉近与中国球迷的距离,每逢重大场合经常使用中文表达,继香港公开赛前用粤语演讲,比赛失利又用中文向球迷致歉,她才是中日友好的代表!

乒乓球香港公开赛首轮日本队长赛事***石川佳纯意外0:4负于韩国李恩惠,实际上华裔选手李恩惠世界排名136位。即使面对资格赛对手石川佳纯输的亳无招架,4局***:6:11、5:11、9:11、6:11。

赛后面对香港媒体***访石川佳纯用中文向中国球迷道歉:发挥的不好挺遗憾,回去好好总结,同时表示月底深圳公开赛一定参赛。

石川佳纯是继福原爱之后最受欢迎的日本选手,她不仅跟中国教练王锐学习中文,而且来华参加过乒超。瑞典世乒赛期间在最后的记者会上充当翻译,当时丁宁、刘诗雯等女乒对石川佳纯熟练的中文和友好恰当的氛围很满意。

香港公开赛前石川佳纯特意学习了粤语,而且将关键词语记在手上,当时在场的张继科都羡慕不已。不得不说一心向往中国文化,愿意诚心求教国乒技术,更愿意为中日交流做贡献的石川佳纯棒棒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学校专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香港学校专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