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香港圣 禄学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香港圣 禄学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的外戚除了徐达之外,还有谁执掌过兵权?有何功绩呢?
前言:明朝的外戚除了徐达以外,真正以外戚身份执掌兵权的唯有孙继宗一人而已。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吸取了汉唐外戚之祸的历史教训,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家法,不仅规定后妃不得干政,而且对外戚势力也作出了诸多抑制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外戚不典军政。
有明一代,徐达虽然是外戚,可他是为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并非是以外戚的身份执掌军权的。在明朝的历史上,真正以外戚身份执掌军权的,唯有孙承宗一人而已。
孙继宗(1395—1479年),山东邹平人。他能够成为外戚重臣,是十分侥幸的。
孙继宗的妹妹“幼有美色”,名声外传,进入了宫廷选妃的视野之中。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已经长大成人,皇宫中正在为他物色妃子,因此,孙氏被选取入宫。
1417年,明成祖朱棣亲自皇太孙朱瞻基主持完婚大礼,诏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所以,孙家虽然有个女儿进了宫,可是一开始还算不上是地位显赫的外戚。
1425年6月,朱瞻基登上皇帝宝座,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宠爱孙氏,他册封妃子胡氏为皇后,册封孙氏为贵妃,而且他打破宫礼惯例,皇后和贵妃都赐给金宝金册(本来妃子是只有金册,没有金宝的)。
正因为孙氏在宫中得宠,孙家的外戚地位渐渐地显赫起来了。孙继宗被赋予府军前卫指挥使的要职,后来又改为锦衣卫指挥使,地位直线上升了。
胡皇后体弱多病,又不受皇帝宠爱,因此长期未能生下皇子;而孙贵妃有了一个皇子朱祁镇,所以,明宣宗朱瞻基废了胡皇后,改立孙氏为皇后。自此开始,孙家成为了恩宠备至的皇亲国戚。
后来,明宣宗朱瞻基病死,年方九岁的朱祁镇即位,就是明英宗。孙氏被尊为皇太后。孙家的地位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孙继宗的父亲孙忠为人敦厚,待人谦和,他经常告诫孙继宗等子孙辈: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狂妄不法,惹出乱子来。这对孙继宗是有很大影响的。
所谓“外戚”,就是指皇帝母亲或妃嫔的亲戚!
严格意义上来说,徐达并非外戚,因为他的长女徐氏嫁给朱棣时,朱棣还不是皇帝。
明代的外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催的存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鉴于前代外戚之祸,对于外戚的防范很是严密,除开国之初,需要与功臣联姻,来稳固大明天下,继而出现外戚掌握军权的情况外,自朱棣之后,在朱元璋所定的“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之民间”的祖制下,就甚少再出现外戚掌军权的情况,哪怕是皇后的亲戚,无论有才与否,也都只能是做一个混吃等死的爵爷!没有任何的权力,只有一个虚爵和虚衔。
比如明孝宗皇后张氏,她的父亲张峦本是一个颇有才能的官员,如无意外,他最不济也能成为地方上的一个要员,但是在他的女儿做了皇后之后,他的仕途也就只能是提前宣布结束,虽被授予寿宁侯爵,及特进光禄大夫衔,但是全为虚衔,是空有地位却无实权。
终明一代,能以外戚身份掌握军权的,可谓是凤毛麟角,且多集中在明代初期,中后期几乎再也没出现。
宁妃郭氏(朱元璋妃嫔)兄长,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朱元璋起义时,郭兴就跟随其左右,为其南征北战,战功卓越。至正十七年,曾跟随徐达围攻常州,七个月不解战甲,终攻克常州;至正二十三年,潘阳湖之战,初朱元璋的水军船只因大多都是小船,而陈友谅的水军多是大船,且两者实力悬殊,所以是连战连败,此时郭兴向朱元璋建议火攻,继而帮助朱元璋击溃陈友谅水军。
洪武元年,郭兴奉命率军镇守潼关,镇守潼关期间,郭兴接***溃攻打潼关的北元军队。洪武四年,郭兴独自领军攻伐蜀地,攻克汉州、成都;洪武六年,郭兴随徐达镇守北平,而后同陈德一道在答剌海口击败元军。
宁妃郭氏(朱元璋妃嫔)兄弟,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朱元璋起义后,郭英与郭兴同日投靠他,初为朱元璋的宿卫,贴身保护其安全。史书说郭英身长七尺,擅长骑射,且勇猛无比,潘阳湖之战时,郭英身负重伤,但始终是死战不退,在他的英勇带领下,朱元璋麾下的将士是越战越勇,最终在泾江口大败陈友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圣 禄学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香港圣 禄学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