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香港学校历史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香港学校历史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很多人对历史课本嗤之以鼻?
中国历史课本没法看:
1,历史唯物主义和革命史观贯穿始终 很多历史被“历史”了 甚至被扭曲。
2,大中华史观贯穿其中 但中国大陆其他民族怎么说?
3,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但历史也是人看的 不可能没有历史观 我个人侧重以文明史观来读历史
历史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我们无从考证,第二种是官修历史,但一般都是后朝写前朝,为了加强本朝统治的法理依据以及理论支持,被方向性的增减和刻意的歪曲在所难免,在遮蔽了真实历史的同时也留下诸多的疑点,因此很多读者对官修历史有着本能的排斥与不信任,于是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历史:第三方历史,人们通过野史,书信,回忆录,旧档案,解密文件,冷僻资料来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以抽丝剥茧的执着来补充和修正官史,
中国先秦以前的官修历史还原程度还是很高的,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史官董狐素以秉笔直书闻名,良臣赵盾手刃昏君晋灵公,照样被董狐在备忘录里写上“赵盾弑其君”,作为一个公正的修史者,他不会因为你是良臣,杀得是昏君,就让真相从自己笔下溜走,董狐因此被孔子赞为:古之良史,还有更感人的,尽管这个事大家都知道,但我仍然愿意再复述一遍,同为春秋时期的崔杼,因杀了与自己妻子有染的齐庄公而被一位正直的齐国史官(只可惜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来)在竹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恼羞成怒,挥刀杀了这位可敬的史官,二弟听说哥哥被杀,提笔继续写下“崔杼弑君”,又被崔杼砍杀,老三听说二哥被杀,毫不犹豫得继续写下第三个崔杼弑君,,,此时的崔杼,早已被哥仨不要命的执着彻底摧毁了神经,再也没有挥刀的勇气了,夺门而出之际,又撞见一位“南史官”(南方来的史官),该史官直言:闻听你杀了君王,还杀了史官,我赶过来把此事记下来,,,崔杼掩面而逃,,,列位,这就是那时候的修史者,他们籍籍无名,但忠实秉持了书史的本质:“不因美而虚之,不因恶而抑之”的史家精神,比起后世那些尸位素餐,捧上斥下的御用文人,用民族的脊梁来定位他们,丝毫不显得过誉!
包括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大叔也决没有因为弘扬先帝的英明,就把高祖刘邦的鄙陋奸邪的流氓本性有意抹去,反而把末路英雄项羽高贵的武士精神和悲壮的英雄情怀尽述纸上,到了秦朝,国家统治体系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者为了用精神来套牢民众,往往就会把历史打扮成他们需要的样子,作为教材对民众进行灌输和训练,以达到让民众心无旁骛地“忠君爱国”之预设目的,因为官修历史的权威性往往可以凝聚民众的向心力,因此,官方引导舆论,舆论左右人心,人心自然也就被收买了,,,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是国家的灵魂,历史如果***,整个民族都会***,过去如果不能警醒当下,当下如何指导未来?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历史的框架之下,更多的了解第三方历史,然后形成客观独立的思考方式,不用谁来告诉我真***和善恶,我们自己就会判断和分辨,理性地回望过去,我们追求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虽然也对有些历史教材的某些观点不满但不会在网上怎样指手划脚,而嗤之以鼻之人是自以为自己在历史方面的“见多识广”和无知无代入感就对中小学生时期学习历史的深度广度的不够***牢骚,中小学的历史教育本来就是只要大概了解几千年中的大势大事就够了,而不是从中小学就教育历史中的厚黑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在不断的升级,传统的历史教育理念在不断的变化,以及各种名家讲坛的言论的推广,各种自媒体人各种历史视频,历史讲座的推广,造成中国的历史教育确实在无声无息的变革,民众的历史观也确实在慢慢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确实对传统的历史教材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和见解,但是要说嗤之以鼻恐怕是夸张一点。虽然看上去,网上好像很多人都喜欢批判现有的历史教材,甚至有一边倒的倾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网上喜欢表态的人群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人群,多数人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不代表都在人云亦云。
首先,目前的历史教材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是人们对历史教材质疑的最大原因。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我国的历史教材在编纂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主观性,选择历史事件存在主观性,评价历史***也多半都带有明显的阶级情感。特别是2000年之前的历史教材,明显是这样的。
总结起来,在历史***的筛选中,影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历史***尽可能回避。而历史教材的编写明显带有马列主义的历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在整个历史中占有了重要的篇幅。更多的强调历史的必然性,而很少探讨历史的偶然性。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姑且不讨论太多,显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中国历史也好,世界历史也罢,有趣的故事其实是非常多的,历史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科,但是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甚至反感历史学科,认为历史学科仅仅是一门背一背就可以了的学科。造成这样错误的观点,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都是拜历史教材的无聊无趣所赐。
然而,在2003年的新课标教材改革中,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可以说又是一个失败的产物,而且这个失败的版本沿用至今,长达15年之久。虽然现在的教材对于历史***的评价相对客观了很多,但是编年体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被人为的改成了编年体不像编年体,纪传体不像纪传体的教材。虽说学生在初中也学习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是毕竟初中历史是相对肤浅的,而且中考中历史也不是得分大项,也不可能受到重视。因此多数初中生的历史基础都是不太好的,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现有的教材一改传统,经济放在一本书,文化生活放在一本书,政治发展放在一本书,然后剩下的拿到选修里分别讲,完全割裂了相互的联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有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割裂了之间的的联系,分别讲述各自的发展,显然是错误的,可以说这样的课改把原本就不受重视的历史学科改的更加被学生厌恶。
所以现有的中学历史教材确实要调整,不调整不足以方便学生学习,不调整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很多人对历史教材不屑一顾,源于网络上各种野史的大量披露,电视上各种名家讲坛的推广。自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在央视推出之后,各种各样的名家,大咖,专家开始陆续登陆各种各样的讲坛,大量的新说历史进入人们的眼帘。不得不说,多数名家们讲的还是不错的,各种新说历史虽然说是一家之言,但是也都不无道理。
这些新颖的观点不断的丰富着民众的历史空白,填补了一直以来相对枯燥的历史教材带来的历史缺憾。
但是,不得不说,又有一些甚至很多所谓的名人,或者不是名人的名人,为了哗众取宠,片面的理解历史***,在这些人看来,历史教材上的描述都是非常片面的,殊不知这些人多数其实自己也在片面的理解历史***。但是由于国人很多都喜欢盲目的跟风,并且特别喜欢刷存在感,只要有点什么看似有道理的言论,就喜欢反复的说,反复的讲,并且试图压倒过去的正统观念,进而显得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感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学校历史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香港学校历史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